见证初心 ·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纪念展

见证初心六十年·北京晚报创刊纪念展

纪念展

《北京晚报》已经走过六十个春秋。

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的创刊号上,代发刊词首度明确了办报方针,这是办给广大城市居民看的一份报纸,须补日报之不足,更多地反映群众生活面貌。这就是《北京晚报》真诚而朴素的初心。

《北京晚报》曾经得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和支持,1964年毛泽东同志为《北京晚报》亲笔题写报头。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叶剑英、陈毅、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等都为《北京晚报》撰写过稿件。《北京晚报》以贴近群众生活的新闻报道,富有特色的专栏,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报道,成为最受北京市民喜欢的报纸之一。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从前辈创复刊之初的艰苦创业到走进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从最初的四开4版发展到今天的四开56版,从铅字印刷到激光排版,从黑白印刷到彩色印刷,从单一纸媒到互联网新媒体,翻检六十年来的《北京晚报》,问心无愧的是,几代晚报人群策群力,不折不扣的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今天的《北京晚报》已经成为京城乃至全国媒体中的“老字号”,在中国报刊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我们以崇敬之情回顾岁月往昔。致敬一代代晚报人,他们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激扬文字、诠释生活。

我们以执著之念整装再度出发。牢记人民重托,秉承时代使命,伴随着京城前进的步伐,记录时代,颂唱时代,影响时代。

我们以感恩之心风险这次展览。感恩亲爱的读者,正是因为你们的相随相惜,《北京晚报》才得以融入北京人的生活。感谢六十年来在《北京晚报》工作过的所有同仁及所有为晚报投过稿件、撰写过文章的作者,正式你们的精心呵护共同培育,《北京晚报》这棵大树才牢牢根植于社会,服务于人民,逐渐枝繁叶茂,在时代进步中沐风浴雨。

不忘初心,其命维新。

1创刊立业

1958年3月15日,北京人有了自己的晚报。四开四版,京味儿十足。

《北京晚报》是中共中央批准创办的。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北京晚报》题写报头。

《北京晚报》是党报。从诞生的第一天,就明确了是办给广大城市居民看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面向基层、补日报之不足”的方针。

  • 创刊号

    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正式创刊发行。

    创刊号上晚报编辑部向读者发出第一封信(代发刊词)明确了晚报的办报方针:这张报纸是办给广大城市居民看的同时,晚报还必须补日报之不足,更多地反映各区、中小工厂、基层商店、手工业社、中小学、街道和家庭各方面的工作状况和群众生活面貌。

  • 毛泽东同志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题写报头

    1964年8月28日,北京日报社社长范瑾同志给毛主席写信,准备在当年国庆节换用毛主席写的《北京日报》新报头,同时恳请主席为《北京晚报》题写报头。9月25日,毛主席给范瑾寄来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写的报头,并在其原信上作了批示:

    ”范瑾同志:写了一张(注:指新写的《北京晚报》报头),不知可用否?原写北京日报四字中有一二字似写得不好,今又写了一张,供你选择。如觉不妥,还是用原写的。

    毛泽东九月二十五日”

    1964年10月1日,《北京晚报》改用毛主席写的新报头,沿用至今。此前,创刊初期的《北京晚报》报头是由毛主席的手迹集字而成。

  • 中央批准创办《北京晚报》

    1957年,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在北京创办一张晚报,群众中也有希望看到晚报的呼声。北京日报社编委会认为,党应该掌握起晚报这个武器。1957年8月16日,北京日报社社长范瑾、总编辑周游联名向市委写了请示报告,提出建议由北京日报立即筹办一张晚报——北京晚报,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并占领这个宣传阵地。

    1957年9月4日,邓小平在这份请示报告上批示:“拟同意。刘、周、朱、陈、彭真核后退宣传部办。”(注:指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9月10日,中央宣传部给北京市委宣传部发批复函,经请示中央,同意北京市委创办《北京晚报》。

  • 26人筹备创刊

    1957年9月报社开始北京晚报的筹备工作,从北京日报编辑部抽调26人组成晚报编辑部,由日报编委会统一领导。张其华为编辑部主任,方亭、顾行为副主任,编辑4人,记者18人,文书1人。

  • 试刊号

    1957年12月19日试刊1号

  • 试刊号

    1957年12月26日试刊2号

  • “燕山夜话”轰动全国

    1961年3月19日,邓拓同志为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办轰动全国的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开启了属于“马南邨”这个笔名的光辉岁月。开栏的第一篇文章是《生命的三分之一》,从此这个栏目以每周两篇的频率和读者见面,文章内容针砭时弊,谈天说地,旁征博引。至1962年9月2日结束,《燕山夜话》共发表文章152篇。

  • 两则启事宣告暂时休刊

    1966年5月8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批判《燕山夜话》。三家村——邓拓(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吴晗、廖沫沙三人被指为为资本主义复辟鸣锣开道。5月11日《北京晚报》由平常4个版扩至8个版,前6个版转载姚文元的《评三家村》。

    1966年7月19日头版右下角和7月20日《北京晚报》四版刊登同一启事,说明自7月21日起暂时休刊。

    北京晚报自1958年3月15日创刊,至此出刊八年又四个月。

2复刊壮大

1980年2月15日,《北京晚报》回到北京人身边。

复刊后的《北京晚报》受到了北京人民群众的喜爱,发行量迅速上升,当年平均日发行数达到542027份,居首都各报在京发行之首。

  • 复刊号

    1980年2月15日,休刊13年的《北京晚报》正式复刊。在复刊的话里,编辑部向读者深情告白:《北京晚报》终于复刊。它复刊于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晚报的复刊,不是过去晚报简单的重复,它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复刊后的晚报,将根据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力求办出新的特色。

  • 试刊号

    1979年12月25日即将复刊的《北京晚报》先后进行了两次试刊。聘请华君武、廖沫沙、侯宝林、管桦等文化名人为顾问,廖沫沙为顾问委员会主任。

  • 试刊号

    1980年1月10日即将复刊的《北京晚报》先后进行了两次试刊。聘请华君武、廖沫沙、侯宝林、管桦等文化名人为顾问,廖沫沙为顾问委员会主任。

  • “古城纵横”“百家言”不同凡响

    复刊后的《北京晚报》在一版上开设专栏古城纵横刊登老百姓的来稿,体量虽小,能量惊人。在三版右上角固定位置开设 800字百家言评论专栏,受到读者欢迎。在百家言上发声的有建筑大师张开济、文坛名流夏衍、著名学者吕叔湘等,也有来自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

  • 名家大师亮相“本报专访”

    1980年3月4日,本报专访栏目亮相。从刘伯承、叶剑英等开国元勋,到冰心、巴金等一代文学大师;从俞平伯、华罗庚等学问大家到费孝通、雷洁琼等社会名流,众多被人们惦念的名字出现在晚报头版,唤起人们对思想界、学术界、科技界、文化界的关注。

  • 第一次大型集体婚礼“家”来办

    1980年4月初,北京晚报的《家》专刊展开了怎样刹住办婚事铺张浪费歪风的讨论。5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为50对新人举办隆重的集体婚礼。雷洁琼、廖沫沙等到会祝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举办的第一次大型集体婚礼。

  • 万名大龄青年相约“幸福坛”

    1984年夏天,《北京晚报》和天坛公园等单位主办14场幸福坛联谊晚会,约有两万人次大龄未婚青年自由交往。在幸福坛的努力下,千余名大龄青年建立了初步联系。活动最后一天,70对恋人被邀请到现场,古老的祈年殿见证了青春的爱恋。

  • 主办新星音乐会
    催生中国流行音乐

    1980年9月23日、24日,北京晚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了两场《新星音乐会》,这是北京晚报复刊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在36000名现场观众的见证之下,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远征、吴国松、王静、李默、任雁8位青年歌唱演员,演唱群众所喜爱的歌曲,中央歌舞团新秀阚丽君担任报幕。首都观众表现出很大热忱,有人夜里12点赶来排队买票,3万张票被一抢而空。

  • 倡议复排京剧老戏
    《四郎探母》

    1980年11月30日,北京晚报一版头条登出《四郎探母》即将公演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1980年12月3日至9日,北京晚报突破性地主办了京剧全本《四郎探母》连续七场的演出,让包括《四郎探母》在内的一批长期禁演的中国传统经典剧目重见天日,复演推出了一批当时非常年轻的京剧新人,轰动了整个社会。《四郎探母》成为“文革”后首个公开演出的传统京剧剧目。

3传承坚守

《北京晚报》坚持不懈地延续古都文脉,传递这座城市的精神。

走过60年,创刊的初衷在一代又一代北京晚报人手中坚守到今天,传承到永远;

每一天清晨,每一个新闻现场,都有《北京晚报》人的身影。

  • “五色土”传承京味文化

    晚报副刊“五色土” 这个名字源于中山公园社稷坛上的五色土。1958年3月15日,晚报创刊伊始,就将“五色土”确定为副刊的名称,并从一张报纸仅有的4个版面辟出1个作为副刊。“五色土”很有特色,五色土副刊上“夜读拾零”、 “一分钟小说”、 ”谈北京”“语文知识”等文史类栏目具备思想、知识、趣味、通俗、多样、短小等特点。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名人都曾为“五色土”撰写稿件。

    2011年底开始,五色土副刊重新改版,坚持“人文、社会、生活”的办刊宗旨,以专栏、故事、话题、评论为表现形式,为读者提供深度阅读,展现老北京的历史沿革、往事烟云、名人轶事、民风民俗等。现在北京晚报每天已有几十个版,副刊版面也已增至平均每天7个。

  • 从“十字街头”到“热线新闻”

    1993年6月1日《北京晚报》头版开设“十字街头”热线电话栏目,吸引热心读者共同办报,及时报道突发社会新闻。从此,电话线索成为《北京晚报》新闻产品的一条生命线。

    2001年1月1日,历时8年的“十字街头”完成了使命,但“热线”没有消失,而是更加关注市民的参与,把几百字的栏目扩到一个整版。在随后的几年里,北京不断发展变化,“热线”也以不同的形式变换着角色。扎根在北京,生长在街巷,成为北京市民最温馨的陪伴。20多年过去了,信件越来越少,电话号码换了又换,但新闻热线温度丝毫不减。

  • 从“百家言“到“北京论语”

    “百家言”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名家聚会、群星璀璨“七嘴八舌、谈论风生”的杂文论谈,“是地地道道的群众论谈。”(廖沫沙语)作者不仅有名家,更多的是来自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普通人。编辑们始终坚持“对来稿的观点不搞偏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为一家之言,均一视同仁。”1998年,随着版面调整,“百家言”淡出读者视线。

    2006年,“北京论语”作为评论专版出现在北京晚报上。酣畅淋漓的文章,在嬉笑怒骂中揭露行业弊端,赞扬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替百姓说出他们想说又说不出的话。从 “百家言”到“为人民根本利益发言”的“北京论语”,人民的声音穿越整整60年。

  • 从“包律师”到“法与生活”

    1989年1月5日,晚报《人与法》专版推出“包律师答疑”专栏后,“包律师”拥有了大量粉丝。“包律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在幕后为读者指点迷津的群体。2005年12月5日,由本报与北京律师协会共同发起的“北京晚报法律专家团”接替“包律师”,继续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至今,已有来自54家律所的200多位律师循环为约10万人次提供了免费咨询服务。

  • 足球“百队杯”和围棋“晚报杯”

    1984年7月1日,《北京晚报》刊发消息《市少年宫将举办班级足球赛》。首届“百队杯”因有112个队参加而得名。如今,这项活动延续了34年,“百队杯”成了北京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品牌和代名词。

    被称为世界围棋元年的1988年,职业围棋赛事烽火连天。这一年,《北京晚报》推出“晚报杯”业余围棋大赛,被赞为撑起了中国围棋的半壁江山。走过30年,体育新闻版方寸棋枰间,传递着棋手与读者的真情。

  • 为首都文物保护鼓与呼

    1983年2月4日,《北京晚报》刊发长陵祾恩殿由于拍电影遭受破坏的报道后,引发全社会对文物遗址保护的讨论。在连续发表的6篇报道中,贾兰坡等一批史学界、法学届著名专家发出呼吁:救救北京的历史文物。这组报道,成为《北京晚报》首个文物保护问题的系列报道。

    1996年12月10日,北京站东街的明城墙遗址修缮施工现场,市民捐献老北京城砖不断。当年,《北京晚报》在全市发起一场“爱北京城、捐城墙砖”活动,仅20天就收到市民们捐来的城墙砖18000块。

    2000年,《北京晚报》追踪报道老山汉墓的保护与发掘,对普及相关文保法规,展现3000多年的建城史,延续老城的文化遗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4责任践行

走进百姓生活中,及时反映市民心声,办实事,解民忧,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这就是《北京晚报》的职责和使命。

60年,一路走来,《北京晚报》架起一座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倡议并与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北京日报、北京日报郊区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联合举办“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邓小平、习仲勋同志分别为这项活动题词:“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全世界上百家报纸、电台和通讯社为此刊发消息、评论或通讯。《北京晚报》和赞助办公室收到人民来信数千封。

  • 探访源头千里追沙

    《北京晚报》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关注,不仅在市内,还在源头上。1999年,晚报组织六路记者分赴大西北九省,采写系列报道“西部大开发”。2000年后又多次派记者深入大西北“追沙溯源”,受到社会关注。

  • 温暖京城外来人口

    1994年《北京晚报》的社会新闻版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栏目《没有户口的北京人》。这是京城媒体首次开设专栏关注北京的外来人口。其后,《北京晚报》的这个独特的专栏,先后报道了数十位来自各个行业的外来人口。

  • 慈善周刊奉献大爱

    慈善是一种精神,一种良知,一种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延伸。《北京晚报》用“慈善”来回馈社会已成为一种大爱。

    1994年10月28,北京晚报职工捐款帮助贵州少数民族办学,60多名编辑记者向石头寨小学捐款1.5万元,帮助50名布依族儿童圆了上学梦。

    从2007年创刊至2014年,晚报《慈善周刊》始终关注着弱势群体的生命状态,发挥社会责任,凸显人文情怀。几年时间里,构筑起四级救助平台和爱心支持团队,累计募集救助金300多万元,救助对象574位。

  • 我们日夜在聆听

    60年来,《北京晚报》一直秉承着站在群众中办报的宗旨,聆听读者的声音,脚踏实地为读者服务,全心全意为读者排忧解困。2003年11月17日,《北京晚报》与北京市信访办联合开办“市情与民声——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由于接地气、贴民心,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在广大读者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下,“聆听”栏目一办就是15年。

  • 我们一直在追问

    2006年2月20日推出的“本报调查”是《北京晚报》重点建设的深度报道版块。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在充分调研了解国计民生的基础上,独家策划重点选题。“本报调查”在选题策划和报道样式上没有局限和束缚,写出了一批如《世界杯为什么没有中国裁判》、《警务通卡流向社会》、《北京猪肉价格为什么会涨》、《大律师践行垃圾分类》、《北京最便宜的火车》、《记者实地探访北京水源地》一批个性鲜明、感觉清新,讲求权威和真实、可读与实用并重的报道。

    2017年3月,北京晚报纪录版刊登报道《手下留情》,用镜头记录天坛公园公共卫生间内一些游客如厕后顺手带走免费卫生纸,报道刊发后引发社会讨论。

  • 我们一直在推动

    从2009年至2017年,北京晚报张风、刘琳等多位记者,历时8年接力追踪,持续呼吁,采写50多篇专题报道,6万多字,及时反映老楼在加装电梯上的难与惑。2015年2月6日,第一部由居民自筹资金安装的座椅式电梯亮相东花市;2017年3月,第一部租赁式电梯出现在海淀区大柳树5号院。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开始加装电梯,老年人出行更加方便。

5见证记录

60年,我们一次次见证历史,一次次亲历伟大。《北京晚报》记录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经济腾飞,记录着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历史如镜,让我们鉴往知今;岁月如山,使我们登高望远。

  • 记录城市变迁60载

    1958年,《北京晚报》创刊时,正是北京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高峰。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地紧锣密鼓。北京晚报用大量采访给予了报道,记录下这些日新月异的动人画面。

    2000年8月9日,北京晚报发起《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色彩》发起了关于城市色彩的大讨论。时任《北京晚报》美术部主任李耀林发表文章建议:城市以灰调复合色为宜。此后的市政府文件中采纳这一建议,并影响到今天的北京城市建设。

  • 见证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晚报总能最先捕捉新生事物,以记者亲历社会变迁为主线,记录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的变化。既有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也有对百姓故事的点滴记录。

  • 大国盛世全景报道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北京晚报推出16个整版,重磅报道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

    2017年7月30日,“沙场点兵”再现朱日和阅兵的壮观场面。

    2017年5月14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 两次奥运见证中国崛起

    2008年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季奥运会,时隔不过14年,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 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现代都市。北京晚报见证记录了中国的迅速崛起和进步。

  • 记者带回“入世槌”捐赠国博

    2001年11月9日至14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本报特派记者郭强和侯振威,将会议主席使用的、为中国入世一锤定音的“入世槌”带回中国,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永久收藏。

  • 主题特刊展现家国情怀

    60年来,《北京晚报》围绕重大新闻选题,精心策划、制作了一大批精品力作,以饱满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了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节点和重大事件。每个特刊都结集成书留下厚重的记忆。

  • 与国共命运 与民同呼吸

    60年来,每当重灾巨殇肆虐华夏大地,北京晚报记者总会不畏险阻,千方百计,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用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去助推灾后的反思与重建。

  • 用文字为抗击非典英雄竖丰碑

    在2003年“非典”战役中,北京晚报充分发挥党报中流砥柱的作用,及时跟进疫情进展,稳定民心,“非典”期间,《北京晚报》一版推出近30篇“来自防治‘非典’一线的报告”系列报道,引起读者强烈反映。

    5月12日,推出《护士节特刊》。2003年6月6日,“特刊”报样及清样被首都博物馆正式收藏,成为北京阻击“非典”历史见证的首批文物。

6与您同行

60年来,《北京晚报》已经成为北京人的家庭首选报,成为北京城的文化符号,北京晚报与北京人一路同行。

  •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2017年初,持续时间超过8天的雾霾重污染让时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蔡奇“深感不安”。 1月8日下午,蔡奇特意邀请包括北京晚报在内的首都媒体记者和市民代表走进市政府,听取大家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晚报多次举行各界社会人士座谈会,希望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想法诉求。这是其中的一次青年座谈会。

    2005年7月-9月 ,16万北京市民参与, 169位市民代表走进晚报建言堂,为正在制定的北京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

  • 北京台港澳除夕大拜年

    1993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北京晚报联合北京市电信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北京与台港澳电话拜年活动”。500个家庭,1500余人在除夕之夜,跨越大陆和台港澳,进行通话拜年,冲破了海峡两岸40余年的人为隔绝,实现了北京历史上最大的两岸民间通话。

  • 读者之友联谊活动

    1994年1月,北京晚报举办“读者之友联谊”活动,至1997年底,已成功举办了实物抽奖、旅游观光、当一天编辑等联谊活动44次。至1997年底,共发读者联谊卡达225300张。

  • 评选见义勇为好市民

    1991年起,北京晚报与市文明办共同主办见义勇为好市民评选活动。第一届活动,有20位见义勇为好市民从市长手中接过奖杯。

  • 与您一起为北京守岁

    2000年初,《北京晚报》举办了让市民参与的大型活动“为北京守岁”。 2月4日,200位市民参观首都机场T2航站楼、中华世纪坛等北京新景。当晚,登上北京制高点——中央电视台发射塔旋转餐厅,俯瞰北京璀璨的夜景,吃饺子过大年。

  • 帮卖晚报的老人上户口

    卖晚报老人——杨秉诚户口曾被注销,上世纪80年代返京后,因各种原因未能补办。此后26年中,他靠卖报为生。他的情况晚报刊发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经查找档案等多方努力,2017年6月老人终于补上了北京户口。

  • 111岁老读者到报社做客

    2015年9月9日,一生坎坷,与《北京晚报》有着几十年渊源的111岁的老读者董济民,来到晚报编辑部做客。他成为迄今为止《北京晚报》最年长的读者。

  • 体育明星爱晚报

    中国女排夺冠通过北京晚报向读者致谢。

    2010年中国花样滑冰首次夺取冬奥会冠军,申雪赵宏博把签了他们名字的花样滑冰服赠给北京晚报。

    2018年2月1日,中国女排队员曾春蕾、中国男排主力江川参加晚报举办的推介会,与粉丝互动。

    邵佳一成为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形象大使

  • 文化名人接热线

    1996年北京晚报创办的《名人热线》栏目如同一座名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让老百姓有机会和当时社会上最火的文化名人像老朋友一样谈天说地。两年请了上百位名人参与。

7融合发展

融合创新下的北京晚报平台越做越宽。兴办特色微信公众号,推出报商平台,推进媒体融合,晚报新媒体在网络舆论场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日益增强,正在努力实现各种资源互联互通。

  • 读者的选择

    《北京晚报》成为北京地区居民阅读倚重率最高的报纸。

  • 单日最高发行量达120万份

    1983年,北京晚报发行首度突破百万份大关,当年平均发行109万份,单日最高达到120万份。2分钱一份的北京晚报成为人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 新媒体紧跟时代步伐

    2017年1月28日 ,北京晚报新浪官方微博粉丝量突破1000万;截至2018年3月1日,粉丝已突破1240万!在全国都市报中名列前茅,其热门微博“约吧快报”和“最爱是女排”阅读量均突破1亿。

    2012年北京晚报新媒体发布第一条微信公众号,拓宽视野、丰富内容,在保持晚报特色的基础上,向综合类微信公号发展,做出了多篇10万+的爆款文章,连续获得微信“年度优秀媒体公众账号”奖。

  • 世界大新闻 掌上看号外

    2015年7月31日,北京晚报新媒体部以北京申奥成功为契机,在全国纸媒中率先推出“电子号外“。至今,晚报电子号外已推出140余期,每逢重大新闻事件,晚报电子号外都在第一时间上线。2016年度,北京晚报新媒体部推出的电子号外获得“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 新视觉每天呈现精彩

    “北晚新视觉”作为北京晚报的官方网站,也是京报集团的首家新媒体公司,2014年成立以来着力通过新媒体手段研发产品,在做好晚报官方网站这一任务的同时,努力为集团在报网融合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 我们的价值

    60年来,经过几代北京晚报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努力,《北京晚报》成为北京城市的文化品牌,至今北京晚报年广告经营收入仍居北京报业之首。

    2017年底,经世界品牌实验室及其独立的评测委员会评测,北京晚报品牌估值为188.23亿元人民币。

    北京晚报作为北京最主流、最具代表力的媒体,曾经、正在也必将永远为北京百姓、北京生活的第一选择。

大事记